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AG公司(中国区)·有限公司官网|朱法明:15年环卫工见证城市变迁

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5:27    次浏览

中安在线讯据安徽商报报道早八点,在合肥滨湖新区天山支路上,环卫工朱法明已忙碌了近3个小时。这是一段不到500米长度的次干道。虽说路段不长,可是工作任务量却相当繁重。虽然劳累,朱法明却干得起劲,心存感恩。因为环卫工人的收入逐年增加,他们的劳动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尊重。朱法明工作在天山路上的短短一里路,坐落省城最大的街心公园——天山公园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、滨湖世纪社区服务中心、辖区派出所,还有二十多间商铺、周边三个小区,每天人流量要超过二万人次。“我有6把扫帚,4把大的,2把小的,大的扫灰沙、落叶、垃圾、下雨天推积水,小的扫烟头、掏绿化带,还有2个簸箕,4个大垃圾桶、5个果皮箱”,朱法明说,扫把都是他自己扎的,各有各有的用处。朱法明今年56岁,家住肥东店埠镇,由于路途远,每天凌晨3点他就从家出发,2个小时到滨湖。晚上同样骑车回家,算下来,他一天来回有84公里,电动车一年就得换一次电瓶。“我们付出了,城市就干净了、美丽了,咱们累得值得。”朱法明说,当环卫工15年,他看着省城越变越大,越变越美,尤其是滨湖新区,成为南部新的城市中心,合肥也成为全国文明城市。朱法明做了大半辈子木匠制壳手艺,2002年他干起了环卫工人,先是在芜湖路,后来到了一环路,随着环卫市场外包,他又跟着清扫队来到滨湖新区。15年来,虽然经历不少困难,但朱法明说更多的是欣慰。他说,虽然每天工作很累,但是市民们对环卫工人态度的变化让朱法明感到欣慰。“2012年我才来滨湖的时候,路边的超市不让我进去上厕所。但是现在沿街很多单位都邀请我进去喝水、休息、热饭,中午还能在他们的椅子上休息一会。”朱法明说。对于即将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,朱法明充满期待,他说,会议将会催生更多的新政策。“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将会越来越高,老百姓的生活也将更有保障,而我们环卫这个行当,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,劳动强度也会进一步降低。”